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大明嫡长子 > 第843章 朝堂政治

  大明改元正德二十年,国家东南西北都变化较大,唯一要说有哪里不变的。

  就是山东。

  弘治年间的首揆刘健,因为不慎惹怒天子,被贬官至山东。当时他已年过七十,当初人人都觉得这老家伙哪怕是到了山东,最多也就是熬个几年。

  不曾想刘健是个真正的长寿之人,至正德二十年,他已经九十三岁了,仍然在任。

  换句话说,二十年间山东就没换过巡抚。

  汉宣帝时,曾经提倡过地方官做得好的,就不要轻易调动,毕竟人家好好的,你换人干嘛。

  不过这种制度并不是在任何场景下都能适用的。

  首先是当官的那个人自己,时间久了,他就会想升。另外,一个人长期执政一个地方,那很容易改姓,朝廷到时想插手都难。

  这是更为关键的缘由。

  所以汉宣帝的这一做法虽然有其道理,但并没有被大规模的采用。

  反而是几年一换的流官制占据了主流。

  但凡事都有个例外,这两点因素在刘健的身上就可以被避免。

  他不可能再回北京,也一向以清流标榜自身,不屑做一地方权臣。

  二十年来,山东成了清流的自留地,也成了他们这帮理想主义者实验治国的绝佳之所。

  然而事实是,山东是各地当中变化最小,最像正德初年的地方。

  倒不能说是落后,只是呈现出的模样还是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。

  儒家治下,无非就是那几招。

  比如说,这里仍然缺少商业,继续维持着小农经济,正德十一年清田令后,算是抑制了土地兼并,再加上推广红薯,所以饿肚子的现象是不多的。

  就算是遭了什么灾,国库有银子能够赈济,刘健为官清廉,赈灾粮不至于被克扣太多。

  再比如,路引制度目前也只存在于山东等几个少数省份中。

  这是经济方面。

  在文化方面,山东是位次靠前的科举大省,刘健在山东各地筹建私塾、弘扬圣学,京师高院当中,山东籍的学生比例最低。

  更多的家庭仍然是种地纳粮、供子读书科举。

  不过正如前文所讲,这并不代表山东落后,实际上,江南沿海等地商业繁茂,到处都是海外洋人,而在商业影响之下,崇尚金钱的价值观日益普及,清高的读书人莫不为之痛心,而这其中大部分反而是比较认同山东。

  这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。

  大航海时代之后就是全球化时代,礼仪之邦已经不适用于那个时代,每一个民族、国家都得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争取,去搏斗。

  所以营造出这样的市民文化,朱厚照并不后悔。

  过分的重视礼教传统,最后就是诞生出朝贡贸易这种,越贸易越亏的奇怪业态。

  这是他的想法。

  实际上,刘健的巡抚衙门里挤着不少清流官员,更多的人则已经被他安排到了各府州县。

  现如今的山东,也说得上政通人和,农业至少可以保证处处安定平稳,老百姓也算安居乐业。

  早早的将正德二十年朝廷需要的新版鱼鳞图册重新收齐上报,便是明证之一。

  事实上,这帮清谈之人,一是沾了朝廷给官员涨俸禄的好处,一是沾了天下清田令的好处,人地矛盾不突出,当官的不一定非要贪财才能过活,这才有了今天这般景象。

  在这个地方,你可以说他们没有东南富庶,他们还说你没有他们的礼仪兴盛。

  不过说到底,人有生老病死。

  随着鱼鳞图册的奏本一道的,还有刘健的辞呈。

  这也是朱厚照今天刚到行宫要和臣子们商议的事情。

  他说新疆和山东各有一封奏疏,也是指的这件事。

  杨一清的奏疏,他已先和户部尚书、兵部尚书通了气,随后拿出来讨论也没什么意外。

  处置方式简单明了:对于哈萨克国的内乱,便是暂时任其发酵,同时秘密接触其国内势力。

  等到时机,自然就是一击必中。

  朱厚照的对外扩张政策其实算是保守和克制的,但一旦真的动手,那就不会隔靴搔痒。

  “……山东巡抚的人选还真是不太好定,希贤公在山东二十年,处处都留下了他的痕迹,主要那里的官员都自号清流,若是去了个不能服众的人,反而会坏了山东眼下的大局。”

  皇帝给每个大臣都赐了座,顾人仪便是坐着讲了这番话。

  朱厚照听着很有道理,“但这次不答应也是不行了,三年前他就同朕提过,拖来拖去又是三年。而且再拖下去,将来换也还是面临这样的问题。”

  知识分子某种程度上最是没出息,一个个嘴上说着宰相肚里能撑船,其实你只要不对他们的口味,他们最是计较和小气,而且说什么也要和你斗。

  朱厚照不想在山东掀起这样的风波。

  一来,那里常年平稳,不需要他太多担心,这样挺好。

  二来,一旦风波起势,最终发展成什么样,会不会外溢到京师,这都不好讲。

  总而言之就是不要出乱子。

  也正是因为如此,这个人选才要议一议。

  现如今的朝堂之上,不是说没清流,但能够媲美刘健、德服山东的清流确实不多。

  可能靳贵算一个,但人家是礼部尚书,地位崇高,又没犯错,没道理忽然将人贬到山东去。

  顾人仪顺着皇帝的话推荐了人选,“陛下,不若就从山东当地提一人好了。山东布政使顾鼎臣博学多能,遇事敢言,久怀经济,皆所精通。正是山东巡抚的不二人选。”

  顾鼎臣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,其人素有名望。

  算是刘健的左膀右臂。

  不过顾鼎臣在正德十一年时,任詹事府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讲学士,这是正儿八经的储相之位。

  清流得不能再清流了。

  而所谓的遇事敢言,则让他对张璁的一些做法进行了疯狂的批判。

  张璁也深恨此人。

  朱厚照所考虑的是,这个时候他对张璁已经进行较为严厉的打击了,收拾了他手下的一个四川巡抚,还逼着他把官银走私案给办实,

  如果这个时候再提拔顾鼎臣这样的人当山东巡抚。

  或许会给人一种错误的政治信号,让人以为张璁差不多到时间了,这同样会引起朝堂风波。

  而且他也不确定,顾人仪讲这个话是真的认为顾鼎臣合适,还是说……这是在润物细无声的给载铺路、给张璁敲丧钟。

  对于他来说,理想的清流,至少是要和张璁关系没那么坏的。

  朱厚照以前看电视剧听那些个皇帝说,他虽是皇帝但也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还不太相信,现在亲身经历才明白,这真是大实话。

  像是这些心思,若是没有的话,那就会被清流把控了朝堂上的趋势,这些人不露声色的把局布好,引导着皇帝的行动,真要到这个地步,那这皇帝当得就很失败了。

  “还有其他人选吗?”朱厚照出声询问。

  吏部尚书王琼总归是躲不过这样的问题,“启禀陛下,微臣推荐广东布政使欧阳铎。其人外修文学,内修品洁。仕虽通显,家具萧然,是不可多得的清廉之官。正德十八年,欧阳铎为福州知府,吏部考核,天下第一,当年升广东布政使,微臣观其在广东为政,以民为本,不改初心,在闽粤两省颇有声望,微臣以为,即便是山东巡抚,欧阳铎也足可胜任。”

  “恩。”

  王琼很会抓皇帝的心思。

  朱厚照的用人之道,是既顾着下放锻炼,同时一旦认准,那是坚决快速的提拔。

  大明朝这架官僚机器已经很完整了,不需要个人有什么特别能力,而且皇帝非常勤政,重大的事情轮不到你来决策,小事情么,只要经过锻炼认为你具备相应的处置能力,那基本都是没问题的。

  知府、布政使都干过,成绩还不错,那巡抚也没啥问题。

  不过,这种官场老狐狸说出的话,乍一听那真叫一个端方有理,没有私心。

  但实际上欧阳铎却是清流的不那么彻底的人。

  其实在天下清田令以前,大约正德八年左右,欧阳铎在浙江建德任知县。

  当时那会儿哪有什么天下清田令,士绅除优就更别提了。

  但欧阳铎却能干出‘分平民百姓的徭役之半给士大夫’的事情。

  所以正德十一年,张璁到处推动天下清田令,欧阳铎是什么话也没说过,他清楚老百姓真实的负担。

  但欧阳铎确实也不是张璁一派的人。

  而之所以把这个天下第一给他,一方面是欧阳铎确实在为官时想了很多办法平均赋役,很受百姓称赞,另一方面也是张璁作个姿态,笼络人心。

  否则第二、第三可能给他,第一大部分时候是和成绩没多大关系的,除非你真的有亮瞎所有人眼睛的政绩。

  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,王琼推荐的这个人,虽说没有加强张璁多少,但是没有把这个重要的位置让给那群所谓的清流。

  这也是胜利。

  朝堂之上,来来往往,无非就是这些把戏。

  而明君从来都不害怕这些,明君是能够利用这些。

  “山东巡抚也是一方大员了,张阁老,你以为呢?”朱厚照挑眉问道。

  张璁现在身上‘有债没还’,他不能多讲,因为王琼已经讲了,皇帝同意自然不需要他再说什么,皇帝不同意,他说出花来也没用,“启禀陛下,微臣近来正在反思用人之道,一时难辨优劣,但微臣明白,皇上睿识卓绝,一切便但凭皇上处置,微臣便奉旨而行。”

  朱厚照嘴角勾了勾,“朕在考虑考虑吧。姚玉林的事,也提醒了朕,朕也得仔细的想想。”

  张璁面色不动,但心里是有些想法的。

  下去以后,

  王琼便跟上他,问道:“能顶替刘健的人本就不多,顾鼎臣和欧阳铎,两个完全不同的人,皇上竟都不满意?”

  张璁静静地看着远方,“皇上不是犹豫之人。怕不是……在等我的处置结果。”

  若是官银走私处置的叫皇上满意,那山东巡抚自然不会叫清流夺去,那帮人在刘健的庇护之下可是没少给他添麻烦。

  若是处置的不满意,那顾鼎臣上来,他的处境立时便会更加恶化。

  皇帝,从来都是游刃有余的。

  ====

  注:欧阳铎分平民百姓的徭役之半给士大夫这件事,是历史史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