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朕真的不务正业 > 第三百六十二章多大点事儿?张居正兜得住!

第三百六十二章多大点事儿?张居正兜得住!

  成祖文皇帝任命了大明第一任海外总督,吕宋总督许柴佬,而后成祖文皇帝攻打了安南,并且将安南变为了交趾十三司,这是成祖文皇帝的开海战略,两条腿走路,以一种钳形攻势,环抱了万里海塘。

  与此同时,在万里海塘设立了十几处官厂,这些官厂涉猎极多,主要是造船,目的就是将万里海塘的物华天宝带回大明。

  这些海外官厂,和泰西设立的殖民地是有本质的区别,因为海外的官厂,会给当地带来更多的收益,而殖民地,只是简单的朘剥,没有任何的反哺。

  成祖文皇帝是极为成功的,成祖皇帝还在的时候,吕宋在大明的管辖范围之内,许柴佬在永乐二十二年病故,而交趾十三司在成祖文皇帝龙驭上宾之后,也脱离了大明的统治。

  大明的开海战略,除了没有组建数量堪称恐怖的舰队南下西洋之外,基本战略,也是踩着成祖文皇帝踩出的脚印在走,这也是朱翊钧没有让邓子龙带着大明军兵冒险,前往新世界贸易的原因,成祖文皇帝已经踩出了深深的脚印,大明可以追随祖宗荣光,继续前进。

  海陆并举,为大明新政的基本路线,而当下的侧重点,仍然在海外,所以对北虏,大明主要是以各种经济手段增加羁縻。

  大明在陆地的扩张,无论是朝廷还是皇帝,都倾向于和解,即便是最激进的谭纶,也没有在宣府一声令下选择开战。

  三娘子认为自己抓住了大明朝的弱点,那就是好面儿,只有草原人老老实实的生活,不劫掠边关,三娘子没事入京给皇帝磕个头,大明没有兴趣、也没有精力非要顶着塞外日益下降的温度,跟北虏死磕。

  三娘子是对的,大明的确好面儿,三娘子如果真的一直有这么恭顺之心,而且在俺答汗死后,成为唯一的统治者的她,还这么恭顺,大明便不会主动出塞。

  而且大明不喜欢打仗,不喜欢打仗不是一种缺点,是一种高道德。

  善战者服上刑,打仗是要死人的,每一个死去的军兵、每一个被兵祸殃及的百姓,都是父母的孩子,都是孩子的父母,打仗是尸山血海,是一将功成万骨枯。

  和解是当前的主要趋势,三娘子每年至少三次入京朝贡,其实目的就是进京磕头,维持大明朝堂和解的声音。

  而现在,和解的进程被卡住了,三娘子想更进一步,可是朝臣们不同意,而且是非常反对。

  就连曲则全的海瑞,都来到了西苑御书房,寻找到了陛下,责难陈善。

  理由,则是英宗皇帝在草原上的儿子,朱大哥子。

  朱翊钧还真的知道这件事。

  朱祁镇在草原上的生活,得益于朱祁镇的亲儿子朱见深在编纂英宗实录的时候,没有完全隐没朱祁镇被俘的经历,得以管中窥豹,朱祁镇在草原时,身边跟着一个叫摩罗的女人,也先说这个女人是他的妹妹,后来还生了个孩子,取名为朱大哥子。

  朱祁镇夺门之变后,忠国公石亨在大同,将摩罗和这个孩子全部夺去,且尽杀其媵,石亨将这个女人和孩子全都杀死了,后来忠国公石亨就以谋反罪名下狱,最后瘐死,忠国公的公爵位也被褫夺。

  种种史料都证明这是一起不折不扣的冤狱,石亨既没有任何谋反的实际行动,也不具备任何谋反的意图,更没有谋反的实力,而石亨可是有从龙之功,夺门之变中,石亨可是参与夺门的武将,朱祁镇和石亨为何决裂,大抵和这个摩罗、朱大哥子的死,有极大的关系。

  一个杀了皇帝女人和皇帝儿子的武将,的确有必死的理由了。

  海瑞无法证明这些事儿,但是他确信,若是三娘子真的乞到了龙种,日后必然引起纷争,戚继光可是大明的大将军,若是因为这种事儿,晚节不保,那不是海瑞想要看到的。

  “海总宪所言,朕已知晓。”朱翊钧看着海瑞,这个回复有点像批阅奏疏时写的那句,知道了。

  对于老朱家的丑事,君臣都不宜过多的谈论,但是礼部和科道言官的反对,必须回应。

  朱翊钧看着两位臣子,思索了片刻说道:“朕只是接见而已,照往常惯例即可。”

  塞外汉王,是亲王,也可以是郡王,大明的王府,早就失去过了国初建藩的意义,只剩下了政治象征这最后一个作用。

  建文年间,建文君削藩,永乐年间,朱棣也削藩,甚至剧烈程度超过了建文君,但是朱棣没有杀人,而是建立了更多的藩禁,在汉王造反之后,藩禁进一步收紧,但凡是无诏出王府,就会招致训斥。

  藩禁一直持续到了明末,崇祯九年,阿济格入寇京畿,天下震动,唐王朱聿键不顾藩禁,带兵勤王,被废为了庶人,关在了凤阳高墙之内。

  藩禁,大明快乐养猪计划,在藩禁之下,亲王也好,郡王也罢,能做也只能做一件事,那就是享乐。

  “潞王甚喜万国美人。”朱翊钧还是把自己的计划跟重臣们讲明白了,这是朱翊镠本人的期许,也是大明皇帝朱翊钧想到的办法,更是国朝需要,汉王建藩塞外,是王化的一个重要步骤,朱翊钧没打算放弃,他不准备自己来,而是让潞王来。

  “陛下圣明。”万士和重重的松了口气,他面色凝重的拿出本奏疏,递给了冯保,转呈了陛下。

  “臣年迈多病,吏部多事,臣老迈昏聩,恳请陛下放归依亲,回籍闲住。”万士和甩了甩袖子,事情办完了,就该致仕了。

  万士和很清楚自己的定位,他就是个谄臣,陛下没有明确圣意的时候,万士和如此激烈的反对,就已经失去了立根之本,失去了继续留在朝堂的必要了,失去了作用的他,继续留下去就是惹皇帝生厌了。

  哪个皇帝愿意不受控制的臣子?万士和这次的举动,多少有点叛逆了。

  朱翊钧拿过了奏疏看了看,拿起了朱批画了个叉,摇头说道:“万太宰为朝堂重臣,责难陈善本为廷臣职责所在,食君之俸,忠君之事,报国为先,明明无病,何谈致仕?坐下说话吧。”

  “啊?”万士和有些糊涂,他站了起来,坐在太师椅上,还有点懵,陛下居然不生气吗?

  万士和在朝中根基不深,他就是仰赖圣眷,才能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稳稳当当的坐到现在,否则虎视眈眈的晋党和张党,早就把他给拉下去了。

  “朝堂之上,可是一天都离不开万太宰啊,缺了万太宰这样的人物,居中沟通斡旋,咱大明朝堂,早就斗的你死我活了,朕仍仰赖爱卿,此事本为小事,不必多言。”朱翊钧看着万士和,再次郑重的说明了一件事,那就是他真的没有生气,万士和仍然是大明最坚定的帝党,他朱翊钧亲自认可过的。

  这段话的意思非常明确,你万士和仍然是陛下钦定的帝党。

  万士和可是朝堂的万金油,能够自由出入全楚、全晋、全浙会馆的万士和,可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。

  海瑞其实也万万没料到,陛下就这么十分轻松的妥协了,他其实做好了准备,嘉靖年间他骂嘉靖皇帝,隆庆年间他骂隆庆皇帝,万历年间,他也可以骂陛下,他本来准备了长篇大论,从多个角度去阐述,一个皇帝的孩子流落草原对大明的危害,从宁王府内迁开始谈起,好好讲道理,陛下听也好,不听也罢,海瑞都要说。

  但是他准备的全部落空,根本没有太多的发挥空间,陛下直接就答应了,而且承诺了不会发生。

  陛下的承诺,一诺千金,从不食言。

  海瑞和万士和离开了御书房,走着走着,万士和忽然开口说道:“海总宪,咱们都想错了,陛下,或许本就无此意,下诏接见,也不过是接见罢了,是为了表明朝廷继续支持三娘子的态度,而不是真的要生个草原皇子出来。”

  海瑞点头认可了万士和的想法,他们的确是小题大做了,把陛下的圣旨过分理解了,他摇头说道:“的确是我们错了,陛下本就不热衷此道,我其实最低的期许,是陛下坚持,那就生,没什么大不了的,但是三娘子被临幸了,就走不了了,她得留在大明。”

  嫁过人不是问题,历朝历代,嫁过人之后,甚至还有做太后的,甚至是临朝称制,比如宋仁宗时的太后刘娥,就嫁过人,不还是做了太后?而且一直到死,都没让宋仁宗亲政,甚至连宋仁宗的亲娘是谁,都没告诉过宋仁宗。

  大明皇帝是这世上至高无上的人物,既然陛下不计前嫌的把人给收了,既往不咎,过去的就不论了,但是以后呢?那三娘子在草原上无论何种地位,就只剩下一个身份,陛下的女人,无论如何她都回不去,她的孩子包括她本人,只能留在大明。

  三娘子的风评不好,比较放荡,任由她回到草原,陛下岂不是和俺答汗一样,真的是草原王了?!

  宋徽宗和周邦彦在名妓李师师那儿做同道中人,为了一个妓女争风吃醋,那是亡国之君的做派,陛下可是势要大明再兴的英主明君。

  幸好,事情完美解决了。

  朱翊钧其实对三娘子索求龙种之事,就一个想法,那就是三娘子把事情,想的太简单了!

  朱翊钧答应,朝臣们捏着鼻子认了,三娘子还能带球逃跑?就是三娘子跑到泰西去,大明朝也得把人抓回来。

  张居正其实一直在密切关注此事,甚至连三娘子的住处都安排好了,没错,张居正对此事的态度是坚决支持陛下的一切决定,胡闹就胡闹点,多大点事儿!陛下还是一个十七岁的孩子,胡闹才是正常,如此老成,那才是张居正需要忧虑的事儿,叛逆期到了,朝臣越反对,陛下就越要做,这完全合情合理。

  在万士和与海瑞离开之后,张居正差人去问了万士和后,立刻选择了到西苑觐见去了。

  “陛下,其实没什么,陛下要是想,也不是不可以。”张居正跑到西苑觐见,就是告诉陛下,可以胡闹,没必要约束自己,三娘子不在草原了,再扶持一个和解派的代表就是,朝臣们反对,那就压下去就是。

  没必要受委屈,陛下为了振奋大明如此辛苦,还不能享受享受了?

  人受了委屈,心里会拧出疙瘩,一旦陛下心里拧出了疙瘩,再想解开这个疙瘩,那是难如登天,在一切围绕帝制进行制度设计的大明,就会出大问题,陛下到现在心里都拧着一个无论如何都解不开的疙瘩,那就是对文臣的偏见。

  陛下不信任除了他张居正以外的任何文臣,从来如此。

  多大点事儿?张居正兜得住!

  明摄宗张居正一如既往的宠溺皇帝陛下。

  “先生,坐坐坐。”朱翊钧满脸的笑意,摇头说道:“本就是可有可无,朕接见忠顺夫人,也是表达对忠顺夫人和解的认可,等到镠儿大婚后,给他塞个海拉尔便是,说起镠儿,朕就来气,这混小子,其他事都极为懒散,唯独习武之事,格外热忱,朕还以为他有建功立业之雄心,根本不是!”

  “草原的烈马,还是在草原上奔驰为宜。”

  三娘子是草原上的海东青,那就在草原上飞翔,把翅膀折断,豢养在鸟笼子里,那她就失去了天空,大明不是草原,她作为俺答汗的夫人,仍然可以东奔西走,可在大明,绝无可能了。

  朱翊钧对三娘子极为欣赏,这份欣赏是基于政治人物对政治人物的欣赏,三娘子能数年如一日的践行她的政治主张,将和平带回草原,是她对政治许诺的实践,如果站在草原人的立场上,三娘子的确是个英雄人物。

  “陛下圣明。”张居正听闻陛下真的无意于此,便也没有再过于坚持,他支持陛下的一切决定,他现在的职责是拥护。

  朱翊钧以为张居正会坚决反对,可他的态度出乎朱翊钧的预料,结合小铁路通到北土城之事,朱翊钧疑惑的说道:“先生倒是越来越纵容朕了,这让太后知道了,怕是要降懿旨怪罪先生了。”

  张居正端着手,略有些严肃的说道:“陛下,曲则全,枉则直;洼则盈,弊则新;少则得,多则惑,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。”

  “这天下事儿,过分苛责,吹求过急,都会出问题的。”

  这段话出自《道德经》,中庸之道,可不是儒家独有。

  道理张居正明白,历史上,他对万历皇帝就有些过分严苛,吹求过急了,最终导致万历皇帝对张居正心怀不满,这也直接导致了万历皇帝在张居正死后清算了张居正。

  现在,陛下践行大道之行,旁支末梢,不必过分要求。

  朱翊钧看向了堪舆图,目光凝聚在宣府大同,平静的说道:“这小铁路极好,若是有一条能通往宣府大同,咱们大明何惧北虏?”

  北宋从建立到灭亡,一直在谋求收复燕云十六州,大明的京畿是燕云十六州,是燕,宣府大同也是燕云十六州,是云,大同府古时是云中君,是云州。

  燕云十六州对中原王朝有多么多么重要?得燕云者始得天下。

  没有燕云十六州,广袤的华北平原就始终处于北虏的铁蹄之下,在北宋初年,宋太宗赵光义见无法收复燕云十六州,只好大量迁徙华北平原上的百姓,在华北平原上四处挖坑填湖泊,白洋淀,就是那时候挖出来的,为了防备铁蹄南下,北宋三易回河,反复折腾黄河这条地上河,弄的沸反盈天,百姓苦不堪言,北宋朝廷拒敌的主要策略,就是妄图以水带兵阻拦铁蹄。

  大明北方冬天会上冻的,完颜宗望只用半个月的时间,就从燕山府打到了开封府,战术是跳蛙战术,不攻击城寨,直逼北宋都城。

  最后北宋也灭亡于北虏南下,金国完颜宗翰、完颜宗望南下,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,北宋灭亡。

  没有燕云十六州,就等同于终日生活在恐惧之中,胡人可以从华北平原南下,可也以从大同南下,直逼太原,太原城破,则天下亡。

  自从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献给了契丹人之后,自此长达四百三十二年的时间,燕云之地,皆在胡虏之手。

  洪武元年,徐达、常遇春,攻破元大都,尽克燕云之敌,自此燕云之地,再归汉人之手。

  燕云在手,才能称自己为中原正朔。

  但是燕云之地,又因为太行山山脉和燕山山脉交接处,以内三关,即居庸关、紫荆关、倒马关,分为了山外九州和山内八州,亦称山后九州和山前八州,太行山和燕山交汇,让山内很难驰援山外。

  如果能修一条驰道,从京师到宣府,内外沟通,北虏将会彻底失去机动优势,大明京营可以在三天内驰援到宣府,五天内驰援到大同,给俺答汗吃上熊心豹子胆,他也不敢袭扰边关。

  从京城到宣府这段铁路,在后世也是中国的第一条自己的铁路,詹天佑的京张铁路。

  这条铁路的意义就在于,俺答汗胆敢再跳,朱翊钧就能打的他亲妈都不认识。

  这条铁路的意义就在于,一旦修通,就再也没有晋党,晋商再也不敢左右横跳了。

  大明朝廷将加强对西北的控制,到那时,大明心心念念的河套,才有彻底收复和统治的可能,那时,河套,才算是真的回来了,因为河套处于大明京营快速投射、快速反应的范围之内。

  “很难,但必须要做,五年、十年、一百年也要做。”张居正看着堪舆图,目光闪烁着坚毅,一旦他决定要做的事儿,他一定会做成,一如当初他从四处游玩再回到京师,要大明振奋的意志。

  张居正站起身来,走到了堪舆图前,点在了地图上说道:“再有一条到辽阳,到抚顺,到奴儿干都司,到永宁寺!”

  奴儿干都司,成祖文皇帝在永乐年间设立,在黑龙江的出海口,一直到万历六年,奴儿干都司下辖卫三百八十四,所二十四,驿站七,寨一,统称三八四卫,相比较永乐年间的一百三十卫,增加了二百五十四卫所驿寨。

  一直到万历六年,大明一直没有放弃过对奴儿干都司的统治,而且一直在加重对奴儿干都司的军事羁縻,直到万历四十七年,萨尔浒之战,大明大败,才失去了奴儿干都司。

  张居正的意思是,再修一条驰道到黑龙江的出海口,李成梁就绝对不可能拥兵自重,大明朝廷和李成梁都可以体面。

  李成梁在张居正眼里,依然是割据一方的军头,仍然有拥兵自重、弛防徇敌的可能,即便是李成梁真的听调又听宣,一副大明忠骨的模样,大明皇帝让他进京,他就进京来,让他打谁,他绝不含糊,但他很有可能成为大明的安禄山。

  “善。”朱翊钧没有吹求过急,甚至没问张居正打算什么时候做,怎么做,他既然说了,就一定会做,张居正是朱翊钧的太傅,君臣十分相似,重信守诺,说到一定会做到,说杀你全家,剩一根蚯蚓都是食言。

  鸿胪寺卿陈学会将陛下的打算告诉了妾室,三娘子的妹妹到了四夷馆,见到了三娘子。

  “得之我命,失之我幸,命里有时终须有,命里无时莫强求。”三娘子得知了皇帝的意志后,略显有些颓然,大明皇帝不在意,她也强求不得,她的确想要个孩子,但她现在的身份,孩子的父亲,必须要足够的尊贵。

  陛下不肯,她就只能绝了这个心思。

  至于潞王朱翊镠?一个小屁孩罢了,给潞王塞个海拉尔,草原明珠就是。

  “姐姐,夫君说,姐姐思虑不周,所图之事,未曾顾忌彼此体面。”妹妹有些不理解的问道。

  三娘子讶异,眉头紧蹙的说道:“彼此体面?俺答失了体面,大明也失体面不成?”

  三娘子思索片刻,恍然大悟,大明朝廷也会失了体面,因为她被临幸了,大明就势必要给她一个身份,那大明皇帝作为大明君父,岂不是夺了臣子顺义王的妃子?

  上一个这么干的还是唐玄宗李隆基,老扒灰,抢了儿子寿王李琩的儿媳妇杨玉环!

  大明也有自己的国情,这么干,确实是有些胡闹了。

  万历七年五月初七,三娘子在文华殿觐见,朱翊钧表示了对和解的支持,并且做出了恩赏,希望三娘子一如既往的发挥她的作用,代表北虏内部的和解势力,继续持续推动大明和北虏彻底和解,同时表示大明朝廷对俺答汗与土蛮汗之间的战争高度关注,重申了大明的立场,希望双方能够死磕到底,打出风采,打出水平。

  三娘子表示会作为和解势力的代表持续推动和解,同时恭喜大明皇后有了身孕,三娘子说:皇嗣是大明的国本,皇后有了身孕代表大明顶层的稳定有序,北虏和解势力也希望看到大明的稳定带来的政策的延续。三娘子着重提到大明朝廷对右翼诸部的施压,引起了诸多不满,希望大明能够履行承诺,在收到‘贺礼’之后,能够不再军事支援土蛮汗。

  三娘子代表个人表示了她自己的对龙种的羡慕。

  “敲诈勒索就是敲诈勒索,忠顺夫人太客气了,希望忠顺夫人回到草原之后,一切顺遂。”朱翊钧在接见的最后,再次直言不讳,什么政治施压,分明就是敲诈,朱翊钧大方的承认了。

  对于皇帝不要脸这件事,三娘子也不是第一次见了,陛下一直是这样的人,有话直说。

  “陛下,我有一件事一直想不明白,那些个墩台远侯们,就很奇怪,按理来说,他们在刀尖舔血,性情应该暴戾无比,可是我观夜不收历年所为,并无过多的穷凶极恶。”三娘子发出了自己的疑惑。

  就很奇怪,墩台远侯夜不收们,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搜集情报,本该是穷凶极恶之徒,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才是,但这么多年了,除了朝廷赋予的烧荒任务之外,墩台远侯真的是在收集情报,他们就像是一个个幽灵在草原飘荡一样,并没有做出太多的恶事。

  当然也有个别的例外,但三千人的编制,一百七十余年,出几个个别的案例,也很正常,这些夜不收们,绝对不是恶贯满盈。

  朱翊钧思索了片刻说道:“因为他们的身后,是家。”

  “家…”三娘子重复了一句,重重的叹了口气,草原没这个概念,天为被、地为床,逐水而栖,四海为家。

  “臣妾告退。”三娘子再次五拜三叩首,离开的时候,又回头看了一眼皇帝,陛下的模样是极为周正的,若是能喜结良缘,这后人无论是个皇子,还是个公主,都是极其好看的。

  奈何,奈何。

  人生在世,不如意之事,十有八九。

  三娘子看陛下也在看她,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,一席夏风而过,殿中罗幕皆起,青丝飞舞。

  求月票,嗷呜!!!!!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