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横刀十六国 > 第两百九十四章 科举

  横刀十六国正文卷第两百九十四章科举邺城非常大。

  百姓迁走后,城中更显得空旷旷的。

  魏国夫人董氏多次请求搬出皇宫,但李跃没有同意。

  有铜雀、冰井、金虎三台足够处理公务。

  当年石勒攻打邺城,刘演、谢胥、田青、郎牧等乞活军凭借三台与石虎大战,抵挡多日。

  石虎即位,又扩修了一番,内设马厩、武库、粮仓,台下有密道连接水门通往城外的漳水,三台中的冰井台下曾储存大量冰块、煤炭、米粟、食盐、胡椒。

  从地势上看,三台居高临下俯视河北大地,本身就是一座军事要塞。

  这样的地方,肯定不能错过。

  搬进皇宫意味着与士卒隔离,与部下分开,一头扎进女人堆里,周围群狼环伺,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,李跃不敢有丝毫懈怠。

  尚书省、中书省、门下省也全都搬进金凤台中。

  中军大营设于铜雀园,一旦有战事,骑兵可以直接从厩门杀出,步卒从西南面的金明门出战。

  除此之外,李跃还将尚武堂、讲武堂也搬了进来。

  士卒的家眷则安置在内城之中,几家或几十家合住一座羯赵权贵们遗留下来的大宅院。

  冉闵襄国惨败,覆灭的不仅是十万精锐,国中人物亦殁于阵中,刘群、崔瑾、申钟、條攸等人重新搭建官僚体系。

  魏晋时期,三省六部已经发展完善,一直沿用到后世。

  “遍览魏晋之失,皆在九品官人法,贤者不能入朝,庸者占据高位,此法不可再用,今后录用官吏,先考其才干,后试其德行。”

  即位梁公的第一次大朝,李跃直接废除传统的九品官人法。

  从江东士族们的表现就可以看出九品官人法选出来的都是些什么人,而江东在九品官人法里面越走越远。

  “梁公是说董仲舒考试之法?”刘群眼睛一眨,便知道李跃的用意。

  西汉董仲舒的《春秋繁露》中有记:考试之法,大者缓,小者急;贵者舒,而贱者促……前后三考而黜陟,命之曰计。

  分科举人,考试进用,正是西汉最早出现,有秀才、明经、明法、贤良方正、孝廉多个科目。

  所以后世也有人认为科举最早出现在汉朝。

  不过昙花一现,东汉士族豪强茁壮成长,垄断了选拔之权。

  “正是,此法名为科举。”李跃扫了一眼众人。

  永嘉之乱,衣冠南渡,魏晋的大士族们纷纷逃往江东,北国士族正是虚弱之时,这个时候不在源头上遏制他们,只怕东汉魏晋的弊病会卷土重来。

  而地方上的豪强,心思全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,没空管朝堂上发生了什么。

  科举虽然不是万能的,但至少给了寒门庶族一丝机会。

  历史上尝试科举的,恰恰是十六国之后稳定下来的南北朝,北魏、北齐、南朝齐都在尝试科举,直至隋炀帝发展成型。

  设科举是李跃的第一步,为尚武堂、讲武堂铺平道路。

  “此法……于国有益,天下大乱,正是不拘一格用人之际。”刘群脸色平静。

  其他的申钟、條攸、聂熊、籍罴等人都算不上大士族,更不会反对。

  乱世有乱世的规则。

  即便采取科举之法,士族豪强依旧占有巨大的优势,这年头能读书习字的,有几人不是士族豪强,在他们眼中,换汤不换药而已,自然不会跟声威正盛的李跃起争端。

  没有李跃的默许,他们这些司空、侍中的位置都将不存在。

  所以这只是一场利益交换而已,能立足此间者,自然没有一个蠢人。

  科举之议也就这么定下了。

  朝议之后,李跃与崔瑾、魏山、高云等人巡视军营。

  忙碌近两月,新军已经募齐。

  令李跃失望的是,士卒普遍比较瘦弱,面黄肌瘦,跟黑云军老卒站在一起,泾渭分明。

  这年头的人吃上一口饭都难,更别提吃饱。

  吃不饱,自然就瘦弱。

  “别看他们瘦,上了战场都是数一数二的硬汉,当年我等在黑云山亦是如此。”魏山倒是无所谓。

  李跃点点头,“训练就先不必了,养上一个月,每天三顿管饱,每日一顿荤,调理调理身体,别拉出去像叫花子一般,丢我黑云军的脸。”

  众人大笑。

  笑完之后,崔瑾道:“近日苻雄攻破洛阳,正南下轩辕关,进入豫州掠夺百姓。”

  苻氏这么弄,的确有些不讲规矩,苻健上位后,跟苻洪完全两种风格。

  魏山怒道:“哼,苻氏在我们眼皮之下肆意妄为,是可忍孰不可忍也!”

  “桓温出手了没有?”李跃问道。

  崔瑾道:“桓温顿兵新野,按兵不动,很可能看不上张遇的这点家当。”

  桓温连蜀中都不经营,两眼死死盯着江东,更不用说一个豫州。

  李跃令人取来地图,揣摩起来。

  苻健这么狂是有原因的,入关中之后,就成了猛龙过江之势,攻无不克战无不胜,实力快速膨胀。

  如今手都伸到中原来了。

  完全没把自己放在眼中。

  “来而不往非礼也,他们手伸过来,我们也把手伸过去。”想要赢得他们的尊重,需要展示一下实力。

  不然将来很有可能苻氏与慕容氏联合,平分关东。

  这种可能性极大。

  站在关中视角,燕魏鹬蚌相争,他们渔翁得利。

  燕国强,苻氏也许会跟自己联合。

  但有一天,中原发展起来了,他们就会转头跟慕容氏穿一条裤子。

  没有永远的盟友,只有永远的利益。

  苻氏与慕容氏往日无怨近日无仇,两边的地缘不构成威胁,联合的可能性极大,加上关东这么大的利益摆在眼前,不可能不动心。

  “大善!苻氏狂妄,小觑于我,当令他们知道我军之利!”魏山一拍大腿。

  “高云,我军如何出兵,汝可有良策?”李跃目光转向高云。

  在场诸人,无论崔瑾,还是魏山,兵略上都比他差了一些。

  众人目光旋即落在高云身上,他神色略有些窘迫,“属、属下以为,当取河内,然后顿兵河阳,威慑氐军之后。”

  行家一出手,就知有没有,连魏山也暗自点头。

  河阳隔黄河而望洛中,有这么一根钉子在,苻雄在前面也得掂量掂量。

  “此策虽好,但略为保守。”李跃指着河内郡上面一块,“上党为邺城西壁,此北国脊梁也,居高临下而望天下,不可落于外人之手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