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横刀十六国 > 第七百二十章 天命

  横刀十六国正文卷第七百二十章天命兵部的战策很快就出来了。

  西线,关陇大军南下蜀中,攻打巴中。

  中线,中原大军不管江南的公安、乐乡、夷陵等地,直接猛攻武昌,切断谢玄部与江东的联系。

  东线,水军自濡须水而下,水陆并进,猛攻濡须。

  主要侧重点在武昌。

  拿下此地,等于截断了长江。

  此策四平八稳,以国力碾压,堪称泰山压顶。

  江东只要有一路没挡住,其他几路也跟着破了。

  比如,巴中失守,那么谢玄的江南防线就处于下游,面临巴中、荆襄的两路夹击之中。

  武昌失守,谢玄在上游的铜墙铁壁失去了作用。

  而濡须失守,建康就在梁军刀锋之下,桓温可以直接投降了。

  李跃对照地图思索许久,“太保守了,兵部的目光都聚集在长江防线上,大梁水军驰骋东海这么多年,为何要从海上费时费力进入内河?”

  此言一出,堂中之人皆是一愣。

  只有王猛最先反应过来,“陛下是想直接水军从海路进攻?”

  “不错!”历史上二十多年后,卢循和徐道覆的海贼大军从舟山群岛出发,先攻打长江口,遭到抵抗,遂从海路南下,攻入广州。

  既然海贼能做到,梁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肯定能做到。

  五百年前,汉武帝的水军就从青州直奔半岛,攻灭了卫氏。

  江东战舰常年巡戒长江之中,熟悉水文地形。

  梁国战船泡在海上,海船比江船大多了,进入濡须水中,反而多有不便,这是以己之短迎敌之长。

  李俭拱手道:“当年诸葛恪北伐,有意泛舟渡海,截断淮水,担忧风浪太大而作罢,一旦……天时不利,只怕……”

  “此乃因噎废食也,难道因为担忧风浪,就放弃海洋吗?人定胜天,风浪也是有规律的,大梁国土非唯陆地,亦在四海!”李跃力排众议。

  这几年水军突飞猛进,海船、航海技术都有长足发展。

  崛起了卢循、沈劲、贺胜等一大批优秀的水军将领。

  从海上进攻还有另外一个好处,沈劲、贺胜这些人都是江东豪强,熟悉江东地形。

  地利人和都有了,至于天时,只要选在非飓风期就可以了。

  “这么多年,海上有多富足,你们都看到了,进取海洋乃大梁国策,不可动摇,今后水军改为海军!”李跃直接拍板。

  别的不说,卢循这些年从高句丽、百济、倭国劫掠回来的奴隶,有力支持了辽东的开发。

  倭国的金矿,同样支撑了大梁重建五铢钱体系,使铜五铢与黄金挂钩,稳定了经济。

  这还只是近海,若将来能弄回玉米、番薯、占城稻等高产作物,华夏文明就能完成一次爆发。

  当然,也不能全怪兵部保守,几千年来,都是这么打的。

  正常情况下,兵部制定的策略四平八稳,也是良策。

  王猛道:“陛下之策颇合兵法,兵部战策略作修改,水……海军不必进入内河,直接从会稽登陆,支援江东豪族,正面战场,还是侧重在荆襄,巴中、荆襄、淮南、海上,四管其下,以正合,以奇胜!”

  “大善。”李跃点头同意。

  一旦海军从背后登陆,可想而知对江东造成的心理冲击。

  “太子继续监国,朕赶赴胶东,检阅海军。”

  李跃还是决定亲眼看看为妙,不然心中没底。

  “唯!”李俭拱手。

  策略制定了,不等于立即出兵,还要看江东形势发展。

  不过就在李跃准备东巡时,北边又燃起了烽火,拓跋什翼健又来了。

  此次侵袭集中于西面,五万骑兵南下,劫掠凉朔二州。

  去年云中会盟时李跃故意示弱,让拓跋什翼健膨胀起来。

  还在河南地犁庭扫穴的桓伊率两万余骑西进,抵御草原骑兵。

  拓跋什翼健一路从居延海劫掠到敦煌,虽然并没有多少收获,却弄得河西走廊人心惶惶。

  千日防贼,久守必失。

  好在杨略潜伏快一年,顺着长孙氏的门路,摸到了拓跋寔君身边。

  送回重要情报,当年拓跋孤以自己换回拓跋什翼健,兄弟情深,拓跋什翼健陈诺分一半国土给他统治,封拓跋孤为北部大人,拓跋寔君为南北大人。

  拓跋孤战死凉州,拓跋什翼健却并未让其子拓跋斤继承,而是收回了所有权力,拓跋斤大为不忿,到处挑唆闹事。

  “父皇,桓刺史上奏,若是联合西域都护府,可以击退拓跋什翼健。”李俭拱手道。

  “只是击退么?”

  “拓跋什翼健异常小心,广派斥候侦骑,每次出兵,都分成三部,一部为援,两部互相策应,一有风吹草动,立即退兵。”

  “这厮到学精了,联合西域都护也只能击退他,得不偿失,令桓伊守住城池即可,让拓跋什翼健再猖獗些时日。”

  梁国现在的精力在南面。

  南北一统,草原绝对不是对手。

  “唯。”李俭拱手。

  “朕进取海洋,你意下如何?”趁着这个机会,李跃干脆沟通一下。

  上次商议兵策时,他对从海洋出兵有些抵触。

  梁国的未来终究还是要靠他,李跃不想人亡政息。

  “父皇雄才大略,儿臣短视了。”

  “你这话就有些言不由衷了,伱我既是君臣,但也是父子,父子之间,还用藏着掖着?”几年十年,李跃看着他一点一点的成长。

  不过城府也逐渐增加,在自己面前越发恭顺。

  李俭稍作斟酌,“儿臣只是觉得有些冒险,且大梁疆域万里,何必再经营海上?”

  李跃令人取来自己制作的世界草图,铺在堂中。

  大陆、海洋、海岛、南北极,都被李跃以山海经里的名字标注出来,没有就自己编一个。

  “大梁疆域万里,但核心区域,其实只有黄河、长江流域,这世界其实非常大,大梁不过其中一隅而已,不可妄自尊大。”

  “这……”李俭望着脚下偌大的地图,眼中充满了震撼。

  世界观瞬间就被打开了。

  “大海之上,金银、粮食、人口要什么有什么,岂能放弃?何为梁,以刀和木横行于四海之上,大海便是大梁天命所在!”

  这时代恐怕没人能比李跃明白海洋对华夏的重要。

  “经营西域只是沿袭大汉国策而已,开拓海洋,方是你我父子彪炳千秋的功绩!”

  做人没有梦想,跟咸鱼有什么区别?

  一个国家也是。

  技术、天时、气候,都是客观原因,只要有一颗进取之心,这些都不是问题。

  这也是李跃能想到的,唯一能打破王朝两百年周期魔咒的唯一办法。

  “父皇真神人也。”李俭彻底叹服。

  “此物就送与你。”

  “谢父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