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秦将 > 第三十五章:袍泽

  “你也是庚什的吧。外边天冷,快进来暖和暖和。”

  那大汉说着,伸手拍了拍旁边的漆黑枯草垫,意思是让赵佗过去。

  “诺。”

  赵佗应了声,提着行囊走进屋子。

  说话的汉子身高有八尺左右,年龄在三十往上,方脸浓眉,说话间脸上还带着憨厚的笑容。

  以赵佗的眼光来看,这种人一般没啥坏心眼,且做事很热情。

  而且赵佗注意到,这汉子的发髻上缠着褐布,竟也是一个公士。

  果然,赵佗一把东西放下,那大汉就热情的自我介绍起来。

  “我叫柱。柱子的柱。上原乡杨木里人。”

  赵佗笑道:“巧了,我也是上原乡人。”

  “咦,你哪个里的?”

  “朝阳里。”

  柱一脸惊喜,对旁边的另一个黑瘦男子笑道:“黑臀,看到没,又是我们上原乡的人,这一什都有三个了。”

  说完,柱又转头,指着那黑瘦男子介绍道:“这人叫黑臀,是上原乡墨石里的。他妈生他的时候,发现这娃屁股是黑的,就起名叫黑臀了,哈哈哈。”

  屋子里其他几人也都哈哈笑起来,一个皮肤略白的青年打趣道:“黑臀你倒是给我们看看呀,你这屁股到底黑不黑。”

  黑臀倒也不怵,真的从土台上爬起来,对屋中众人撅起屁股,嬉笑道:“来呀,乃公还怕你们不成。你们要看,乃公就给你们看。”

  屋子里响起一串欢快的笑声,充满了快活的氛围。

  赵佗也跟着笑。

  这年代庶民黔首的名字都挺奇怪的,因为他们没有姓和氏,一般只有一个名,而且取名的时候大都是随意取的。

  或是指着周围的东西,比如叫“石、山、柱”。

  亦或是某种动物植物,比如“葵、雉、鸟”。

  还有根据孩子的情况或者自己生孩子时候的心情,比如眼前的“黑臀”,亦或是“惊、喜、哀”。

  当然,还有一些人懒得取名的,就直接让娃按着伯仲叔季的叫。

  老大叫伯,老二叫仲,一路顺下去,直到老幺叫季。

  至于姓和氏,那是贵族才有的东西。

  当然,随着诸国混战,许多曾经的贵族沦落变成平民,他们的后代也是带姓氏的。

  就像那陈涉、吴广、刘季之辈,光听名字就知道人家祖上也是阔过的。

  大家笑完了,黑臀反应过来,指着赵佗说道:“不对。你说你是上原乡的人,可是你这口音不像啊。”

  “我是徕民。”

  赵佗解释道,将手里的“验”递给柱看了看。

  柱瞅了眼,点着脑袋:“是的,上面写的是我们上原乡,虽然是徕民,但也是同乡。”

  徕民,也就是招徕之民,泛指六国移民。

  他们受秦国政策吸引,离开故国跑到秦国落户安家,会被分配到一些土地,然后免除一段时间的徭役,让他们专心从事生产。

  这项政策在秦国实行已有几十年了,用非常优惠的移民待遇吸引来了大量的三晋之民,极大提高了秦国的国力。

  只不过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,这项政策已经到了快废除的边缘,因为秦国再也不需要吸引六国移民了。

  等灭了六国,天下庶民皆是秦人。

  柱一解释,大家恍然,对赵佗的口音就不奇怪了。

  之后柱又开始为赵佗介绍起来。

  “这是长和短。他们是两兄弟。”

  长和短两兄弟的枯草垫挨在一起,听到柱的介绍,他们皆向赵佗点着头。

  这两兄弟果然是一个高,一个矮。

  但和赵佗想的不一样。

  矮个的哥哥只有六尺八寸,却叫做“长”。

  高个的弟弟有七尺二寸,但叫做“短”。

  按秦律,同一家庭中的适龄男子是不能同时征发的。但可惜两人早已成年分家,而且父母处还有幼子在,所以这次征兵倒是将长短两兄弟一起给征召了。

  “这是阿牛,是下原乡的人。”

  阿牛对赵佗露出一个笑,以示友好,这人二十多岁,年上长了一堆痘子。

  “这个是石头。”

  石头点点头,没做声,目光有些呆滞的看着角落,不知在想些什么。

  “这个是小白,也是下原乡的。”

  小白确实很白,身上穿的衣服比其他几人好一些,看上去家境应该还可以。

  虽然还比不上养尊处优的贵族子弟,但小白脸上的肤色比屋里的其他几人都要白的多。

  他身材和赵佗差不多,性格很开朗,之前给大家讲荆轲刺秦,还有调侃黑臀的人就是他。

  见赵佗望来,小白笑道:“你没进来之前,这屋子里我最白。你一进来,我看你才应该叫小白。”

  赵佗忍俊不禁,打趣道:“这可不一定,说不定你身上比我白。”

  “好呀,那你脱了衣裳,让我看看到底谁最白。”

  小白见赵佗也是个性格随和的人,也不怵他那公士爵位了,开起了玩笑。

  赵佗笑道:“少来,你要看,就去看黑臀。我的身体,可是以后给新妇看的。”

  这话一出,笑声又在屋里响了起来,短短几句聊天打趣,大家的关系都拉近了不少。

  但不合时宜的声音总是有的。

  就在众人欢笑的时候,角落处,尖利的冷哼声响起:“笑什么笑,这是军营。不是你们这些鄙夫吵闹的地方,再嚷嚷,我就告你们去。”

  笑声一下止了。

  赵佗顺着声音看去,说话的人坐在左侧土台的角落处,是个胖男人,三十岁左右,脸圆圆的,颌下还有一丛胡须,一看就知道平日保养的不错。

  他身上除了衣服外还披了件皮裘,虽然不是很新,但已经比屋里其他人要好上太多。

  特别引赵佗注意的是,他的发髻上也包着褐布,赫然是除了赵佗和柱之外的第三个公士。

  见众人没开口,他才冷笑一声,转过头去,转头之前,还狠狠的瞪了赵佗一眼。

  赵佗若有所思,自己的到来恐怕让这胖子不太高兴。

  就在土屋里一片寂静的时候,掩蔽的木门再次被推开。

  一个瘦弱的少年蹒跚着走了进来。

  “你也是庚什的吗?”

  柱热情的询问,他们这一什只差最后一人,就满员了。

  少年听到询问,既不点头,也不说话,只是默默举起手里的木条给众人看。

  赵佗的眼瞬间眯了起来。

  少年的木条上写着他的名字。

  涉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