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其他小说 > 三国: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> 第281章 大义灭亲

  三国:从刷好感开始兴汉力挽狂澜第281章大义灭亲从张温口中得到了曹丕真的极有可能发兵伐吴之后,老刘这边上下皆如打了鸡血一般。

  越是追随刘备日久的元老,此时便越是难以抑制身体里沸腾的热血,不做点什么真的冷静不下来。

  多少年了。

  匡扶汉室,还于旧都,自从董卓等一众权臣作乱,天子被当作傀儡摆设之后,这个口号喊了多少年了?

  他们跟着老刘南征北战,一度惶惶如丧家之犬,那些年最惨的时候,连一块立锥之地都没有,军粮匮乏之际,甚至含泪吞食先死袍泽的尸身……

  如今,他们终于第一次觉得,梦想就在自己触手可及的地方!

  当然这其中最激动,还得说是刘关张赵四人,以及诸葛亮。

  能看到今天,没人比他们更清楚这其中的艰难险阻,那真就是一个个的奇迹才砸出来的一线胜机啊。

  以弱搏强,一次重大失败的机会都没有。

  而益州本土能上得了台面的家族,现如今也通过利益的捆绑、政治地位的提高,逐渐提高了参与或者支持北伐事业的热情。

  看不见希望还损害利益的画饼,这些大多想着偏安一隅的家族自然不感兴趣。

  但眼看真有希望能一口吞到嘴里的鸭子,他们又怎会甘心落于人后?

  现在不积极,等到战胜分配利益的时候,可就会被荆州、东州人光明正大的摁在地上摩擦了。

  当然……也少不了覆手之间灭了雍家给他们带来的震撼。

  这种上下一心,众志成城的氛围甚至也感染着出使而来的张温,让这个年轻人不自觉的跟着激动起来,但同时也难免有些黯然和遗憾。

  “江东人杰地灵,物产丰富,倘若士族也能如此一般团结一心,何愁不能更进一步?”

  看着成都车水马龙的繁华,往来行人充满活力的脸庞,张温忍不住暗叹了一口气。

  但他也知道,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。

  四大家族与孙家,还有淮泗集团之间,从前没有,以后也不可能有这种景象……

  张温在成都的时间里再次受到了诸葛亮的热情接待,如果说上次他完全是出于江东的未来发展,以及三国格局做出的判断。

  那么这次……他真的有些掺杂进个人感情在其中了,只是他自己尚未察觉。

  另外老刘等人对于正在筹备,即将称帝的事情也并没有刻意瞒着张温,既然已经决定称帝了,这便不再是需要隐瞒的事情。

  对此,张温惊讶之余也表达了自己的支持与真挚祝愿,同时高度赞扬了老刘当仁不让,扛起兴汉大旗的“义举”。

  当然,有些事情那还是要高度保密的。

  比如典礼的具体时间地点、老刘与刘禅的当日行程轨迹……等等这些事涉君主安全的事项都是绝对保密的。

  当然,身为外交使节的张温也不会没常识到去打听这些。

  刘禅和老刘对于联吴抗曹的事情,自然是同意的,但并没打算那么快就表态。

  虽然他们很急,但更急的应该是东吴,在谈合作的时候,谁越急就越吃亏。

  他们已经打算将回访东吴的事情放在登基之后了,曹丕那边再怎样,也不可能那么快就草率出兵。

  就算真出兵了,东吴凭借长江也不会说败就败,甚至真出兵了更好,到时候面对压力,孙权就有可能会做出更大的妥协与让步。

  别说什么不厚道,他吴老二不厚道的事情干的可太多了。

  没打算借曹丕伐吴之际趁虚而入,看准时机将东吴一举拿下,摘了桃子让曹丕变成究极打工人。

  而后以江淮秦岭为界二分天下,再图北方,刘禅感觉自己已经足够厚道了。

  当然,要不是曹丕篡汉,让他从道义上必须先伐曹魏,这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……

  表面上,老刘与刘禅对是否要再次与东吴联合举棋不定,犹豫不决。

  实则父子俩完全当这件事没发生过,依旧各忙各的。

  张温那边则总是得不到肯定答复,被诸葛亮与法正等官员一手太极打的欲仙欲死……

  日子就在张中郎的患得患失之中一天天过去了。

  关于登基的大事早已做好了安排,如今的准备与安排只需下面的人操办即可。

  诸葛亮再度抽身出来,大量的时间投入到了北伐的准备工作中。

  他的单兵连发弩的研制工作暂时遇到了瓶颈,威力与连发就像不可兼得的鱼和熊掌,让这位大发明家一时也难以攻克。

  于是他暂时停了下来,亲自投入到了普通士兵的操练之中。

  这其中又分为了两部分,中央军士兵主要接受的是战阵训练,而另一部分特殊的新兵,诸葛亮则专门为其量身打造了一份训练计划。

  这些得到特殊对待的士兵,自然就是自南中发来的夷民军队。

  这些战士军纪较差,凶悍的同时又不服一般人管束,只有诸葛亮、刘禅出面能镇得住他们。

  刘禅正在全力打造再度转职的赤星军,因此这些夷民军队便被老刘交给了诸葛亮亲自训练。

  其中青羌五部士兵因其悍不畏死的勇猛,被他单独拿出来独立成军,号“飞军”,也就是后世所称“无当飞军”。

  而其他夷人战士也都被编组成军,授予番号,集中训练。

  出于扬长避短的考虑,诸葛亮并未让他们去演练复杂的战阵,而是基于他们原本的战法进行改良。

  军中多配弓弩,箭簇上继续沿袭他们的习惯进行淬毒,并且给他们配备了“铁蒺藜”这种针对骑兵的好用小道具,增加他们对上骑兵时的战力。

  临邛那边生产能力拉满,一座座高炉就没有哪天是停歇的,源源不断的打造兵器、制作铠甲。

  除了刘禅重新调整了他们的生产模式,提高了效率之外,铁匠们制作新式装备的熟练度也日渐升高。

  不合格产品的减少与制作速度的提高,也让临邛生产的新装备越来越快的被送到了军中。

  除赤星军外,老刘的中央军也开始替换使用这些新式装备。

  而这些新式装备,也理所当然的成了最高机密。

  会用探子、会收买线人的可并不只有刘禅,自第一批新式装备研发成功以来,已经有十余人默默地消失了。

  这些人中有匠人,有士兵,甚至有基层官员。

  巴蜀的反间谍工作,也呈现出了越来越严峻的形式。

  当然对于信息保密工作,诸葛亮与法正等人都足够重视,还不至于需要刘禅出动影卫解决。

  王猛这个“金牌打野”自上次见面之后,已再次被他派了出去,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南阳。

  倒不是他和老刘已经定下了主攻南阳的战略,而是……只能往南阳派。

  西边武都一带被曹老板拆迁之后地广人稀,再往西北的那些地方与外部交流很少,派过去太扎眼,再说那边也并非曹魏的战略重心。

  至于关中,一来不会作为主攻重点,二来防卫严密,间谍工作相对困难,刘禅只安排了少量人手负责打探情报。

  钱粮兵马、武器装备、军情谍报,在正式发兵之前,这些准备事宜也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。

  于此同时,东吴的交州那边也发生了一件震惊当地的大事件。

  交趾太守、龙编侯士燮大义灭亲,亲自下令将自己的儿子士徽斩首了。

  督办此事的交州刺史吕岱,已命人将其首级与吴王亲笔书信送往成都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