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堂之上,气氛凝重而庄严。赵翊端坐在龙椅之上,目光如炬,仿佛能够洞察一切。
他查明了此次太子赵元崇出征,后方后勤却跟不上,粮草短缺的原因后,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如水。他猛地一拍龙椅,向着赵元恒呵斥道:“襄王,都是你干的好事!若非此次后勤出现了问题,太子或许就已经拿下那南赵了,现在让他们有了喘息的时机。”
赵元恒闻言,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。他知道自己这次闯了大祸,连忙跪在了地上,身体瑟瑟发抖。“父皇,儿臣年岁尚小,实在是处理不好后勤之事,还望父皇恕罪,儿臣真的不是故意的。”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哭腔,仿佛在祈求赵翊的原谅。
他又转身向着赵元崇求道:“皇兄,皇兄,你替臣弟求求父皇啊。”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无助和绝望,仿佛已经走到了绝境。
然而,赵元崇却没有理会他的哀求。他深知这次后勤的问题确实严重,但也明白赵元恒的惫懒和无能。“三弟啊,此事确实是你做的不对。”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责备和无奈,又向着赵翊作揖道:“当日是儿臣举荐不明,还请父皇治罪。”
赵翊看着眼前的两个儿子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火。但他也知道,现在并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。他摆了摆手,示意赵元崇起来。“太子,你出征辛苦,有功在身,朕又怎么会怪罪你呢?”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,仿佛是在安慰赵元崇。
赵元恒见状,心中不禁涌起一丝侥幸。他连忙磕头谢恩:“父皇,儿臣以后再也不敢了,还请父皇不要把儿臣重新关入王府之中。”
赵翊冷冷地看了他一眼,心中充满了失望和无奈。“罢了,你便什么都不用做了,先学着做吧。朕也不会再禁足你了,你也可以继续上朝,多多留心和历练吧。”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和无力,仿佛已经对赵元恒失去了信心。
赵元恒闻言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劫后余生的感觉。他连忙磕头谢恩:“儿臣谢过父皇。”
这时,赵翊又看了看一旁站着的赵元明。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信任。“许王,后勤之事便由你负责吧。可不要让朕失望啊。”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鼓励和期望,仿佛是在给赵元明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。
赵元明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,他的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感激。他连忙上前一步,作揖回道:“是,儿臣谢过父皇。”
赵翊下了朝,带着一身的疲惫回到了自己的书房之中。他刚坐下,就有下人匆匆前来汇报。
“陛下,听说太子殿下还尚未给太子妃娘娘刚刚诞下的两个嫡子起名字呢。”下人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,仿佛在担心赵翊会因此动怒。
赵翊闻言,眉头不禁微微一皱。他心中明白,太子赵元崇一直对太子妃钱清若不冷不热,但这两个孩子毕竟是他的骨肉,是他的血脉传承。
“而且听说,他这几日一直在那苻梦瑄的房中,就没有去过太子妃娘娘房中探望过两个儿子一次。”下人继续汇报着,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满和愤慨。
赵翊听了,心中的不满更甚。他猛地一拍书桌,怒声道:“这个太子,做事太不知道轻重了!就算他不喜欢太子妃,可是到底是给朕诞下了两个皇孙!”
说着,他站起身来,在书房内来回踱步。
片刻之后,他停下脚步,看向那个下人,声音低沉而有力:“立刻传令让太子去陪一陪太子妃和两个皇孙。并且给两个皇孙赐名,哥哥叫赵允升,寓意着允许他步步高升;弟弟叫赵允言,寓意着希望他将来能够一言九鼎。”
下人闻言,连忙低头应道:“是,陛下。”说完,他便匆匆转身离去,去传达赵翊的旨意了。
东宫的夜晚,月色如水,太子赵元崇正想要前去苻梦瑄的寝殿,却被一个急匆匆的下人拦住了去路。
“殿下,陛下给殿下的两个儿子赐了名字,赵允升,赵允言,并且让殿下前去太子妃寝殿看望两个儿子。”下人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敢怠慢的敬意。
赵元崇闻言,眉头不禁微微一皱。他心中明白,这是父皇在提醒他,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和责任。他无奈地叹了口气,只好转身,遵旨前往太子妃的寝殿。
太子妃钱清若的寝殿之内,烛光摇曳,气氛温馨而宁静。她得知了赵元崇要来的消息,自然是喜不自胜,连忙吩咐下人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膳。
当赵元崇踏入寝殿的那一刻,钱清若的脸上露出了温柔的笑容。她迎上前去,轻声说道:“殿下,你终于来了。看看我们的儿子,他们长得多可爱啊。”
赵元崇闻言,目光落在了两个儿子身上。赵允升和赵允言正躺在摇篮里,睡得香甜。他们的脸上带着稚嫩的笑容,仿佛在做着美梦。赵元崇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柔情,他伸手轻轻地摸了摸他们的头。
随后,他又象征性地安慰了一下钱清若,说了些无关痛痒的话。钱清若看着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渴望,仿佛希望他能够多留一会儿。
然而,当用完晚膳,钱清若想要把赵元崇留在寝宫之中的时候,赵元崇却起身,转头离开了。他的身影在烛光下显得有些落寞和决绝。
钱清若看着他的背影,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。她的心中充满了失落和无奈,仿佛明白了自己在这个男人心中的地位。
寝殿之内再次恢复了平静,只有烛光在摇曳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