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杨提的这个问题,的确是存在的,说实话,孟川并没有觉得这个模式有任何不合理щww..lā
特培的确是培养特种兵的地方,但同样也是好兵聚集的地方,可是一支特战小队才能有几个人?
按照一个标准特种小队6到12人来算的话,特培里现在有三支小队,难道一个副团级单位,就只有二三十名人员?
这很明显是不可能的。
而且特种部队每个队伍都是按中队来算的,中队相当于连级单位,难道一个连级单位就几个人?
咱们部队可没有这样的编制。
为什么一支几人组的特种部队能占用一个中队的编制呢?
就是因为特种部队后勤部门的人数要远高于战斗人员的人数,不管是技术部,还是参谋部,都要人,他们也要占用编制才行啊。
这也就是为什么特培就这么点战斗人员,参谋部却能有十几个参谋?他们可是要担负起战场通讯,采集信息,分析战场情况,寻求援助,等等一系列的任务,十几个参谋,也就刚刚够用。
至于像小杨原来待的地方,也是类似于这种情况。
虽然真正能作战的特种部队只有几个人,但是我们必须还要多几个人来给他们当陪练,即使这几个人这辈子都上不了战场,出不了任务,但是他们也必须待在特培。
总之一句话,我们是部队的一块砖,部队让我们往哪搬,我们就得往哪搬。
况且,能被留在特培,孟川自认为是绝对好过他们回原部队的。
原因很多,首先是待遇方面,特培的兵哪怕是最基层的也要比普通作战单位的兵待遇好,当然了,高精尖技术部门除外,不过技术部门的兵,体能多半都合不了格,出自技术部门的特种兵是少之又少。
其次自然就是荣誉了,特培不管再怎么说,获得荣誉的机会也要比普通部队要高吧,当兵不就是为了荣誉么,所以让他们留在特培,孟川是一点都不会觉得意外。
更何况,留在特培,这绝对不是强制措施,孟川不信部队主官不会寻求他们的意见,肯定是先争取到他们同意后,才会批准他们留在这的。
既然你都同意留在这了,那就不存在后面走的问题了,毕竟部队不是你家,不是你想来就来,想走就走的地方,大家都是成年人,说过的话,必须得遵守才行。
“小杨,你说没给我当通讯员之前,觉得憋屈,那总得有什么事情让你们觉得憋屈吧,我可不信,特培这种地方,还比不上你们老部队。”
小杨叹了口气,“主任,我们这些兵得不到该有的重视,这还不憋屈么?我们要是在老部队里,那都是营连长手里的宝贝,但凡营连里有什么活动,都会立马想到我们。”
“可是在特培呢?不管我们在努力,依旧都没有我们的份,因为比我们优秀的人实在太多了,我知道您原来也是特种兵,您更应该明白,有很多东西靠努力是得不到的,得靠天赋,那些有天赋的人,哪怕努力比你还少,但他们就是比你优秀。”
“像许三多那样的人,只存在于电视里,在真正的特种部队里,他是活不下去的,就靠一个坚定的信念,最多只能成为兵王,根本成不了特种兵。”
孟川这下算是明白小杨的心思了,说白了就是觉得自己得不到重视。
孟川倒不是觉得这些兵不好,事实上,你们作为没有通过集训的兵,能留在特培就已经是特培对你们的好了,你们这群失败者,怎么还能要求上级对你们重视呢?
这绝对不是孟川无情或者说话重,因为失败对于军人来说就等于死亡,你死都死了,你还打算让谁重视你?
想让人重视,不想死,那就必须获得胜利,所有人只会为胜利者庆祝,不会为失败者叹息。
所以对于小杨的这条建议,孟川真的没啥好回答的,不过孟川却可以改变一下,在给他们一次机会,如果他们能合格,未尝不能让他们参与到特种部队的培训当中,毕竟他们的确很优秀。
当然了,如果在失败的话,那他们这辈子,孟川可以保证,在也没有参与特种兵集训的资格了,特培也不是什么人都要,也不是你优秀就会要,更不会去培训那种两次都不合格的人,哪怕他是好兵,不合格就是不合格。
“行,你这条建议,我在考虑一下吧。”
小杨因为只是基层士兵,没有涉及到特培的管理层,所以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,也就这两个,提完后,小杨就没有在多说话了。
现在他是孟川的通讯员,那就必须要先自行筛选出重要的消息,然后在报告给孟川,不是很重要的信息和不重要的信息,可以直接交给手下人去处理。
如果什么事情都要孟川亲力亲为的话,那要自己这个通讯员还有什么用。
奥迪这种豪华车行驶起来很平稳,全程到K集团军,孟川都没有感受到什么颠簸,出示完证件,车辆很快就行驶到K集团军司令部。
迎接孟川的是一个上校,职位是集团军参谋部作战处的处长,孟川一下车,李处长就上前,“你就是孟主任么?”
孟川立刻回道:“我是特战旅特培的孟川,李处长你好。”
说实话,孟川的军衔是真的偏低了,但是李处长却不敢怠慢孟川,因为协助孟川的命令是军区下发来的,不管孟川隶属于那个单位,他现在都是属于上头下来的人。
所以李处长的态度非常好,“孟主任还没吃饭吧,我已经让机关食堂的炊事班长做了几个好菜,走,我先领你去吃饭,然后在带你去我们基层部队选兵。”
孟川这大半天都耗在路上了,而且这一路上,都没有停车休息,更没有吃饭喝水,虽然孟川和小杨都是尖兵出身,身子能抗住,但是饿肚子的滋味也着实不舒服,现在有吃的,自然满口答应,“那就麻烦李处长了。”